京郊银发旅游热催生
2025-04-27
2
2025年4月27日讯(记者 李雪)随着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的深入实施,北京正迎来一股"银发旅游"新热潮。数据显示,2024年1-9月,北京61-65岁人群旅游订单同比激增58%,这群具备"高储蓄、高学历、高健康意识"特征的"新老人",正在重塑京郊文旅消费版图。
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,记者见到了正在民宿庭院参加茶艺沙龙的退休教授王女士。"我们这群老同学每月都会相约来京郊,既享受田园风光,又能延续城市里的社交生活。"王女士的话道出了当代银发族"离尘不离城"的复合需求。
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研显示,北京新银发群体中32%拥有海外旅居经历,他们追求的不再是传统"农家乐",而是融合乡土情怀与现代品质的复合体验。为此,"京韵乡村畅游圈"创新推出定制公交、AI适老化服务平台等配套措施,并开发出"长城星空摄影""永定河观鸟"等特色主题产品。
在消费场景打造上,京郊乡村正进行"适老化再造"。记者在门头沟区看到,改造后的"院落式社交单元"集茶室、舞厅、智能预约系统于一体,既保留农家院特色,又配备防滑地砖、扶手栏杆等适老设施。这种借鉴胡同共同体理念的新型社交空间,已成为银发族的"第二会客厅"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"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"。在怀柔区,65岁的张先生正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学习星空摄影,"年轻时没条件培养的爱好,现在反而圆梦了"。像这样的"兴趣认证班",北京已建成23个,涵盖观鸟、园艺、乡土摄影等领域,并配套作品展销平台,形成完整的"学-玩-秀"生态链。
专家指出,这种融合"乡土温度"与"都市品质"的创新实践,不仅激活了银发消费潜力,更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。预计到2025年底,北京将建成50个特色银发旅游示范村,年接待能力突破200万人次。
友情提示:
回复评论,系统自动显示课程详细链接